—— 作物中心
受台風“利奇馬”影響,山東多地遭受狂風暴雨的肆虐,造成大棚蔬菜淹水及玉米大面積倒伏等。而玉米倒伏後處理方法不同,後期的産量也肯定會不同,若方法不得當,會造成玉米斷根、斷稈的現象,嚴重加大損失。那麽玉米倒伏後到底怎麽應對才算合理、才是最有效的方法呢?
受台風影響,玉米出現大面積倒伏
一、低窪地段排水
玉米既不耐旱也不耐澇,當遇到強風和強雨發生倒伏時,田塊中大量積水,造成濕度飽和,易導致玉米發育不良。若玉米被積水浸泡超過3天,就會因爲缺氧而死亡。因此,出現集中降雨,田間低窪積水嚴重時,一定要進行田間的排水工作,盡快降低土壤濕度,降低玉米死亡率。
二、及時噴施葉面肥
玉米倒伏後,莖稈匍匐倒地,會大幅降低葉片的光合作用,同時土壤濕度過大,根系營養吸收功能大幅減弱,此時應及時進行速效葉面噴肥補充營養。可以在天氣轉好後,用黑澤豐或葉給力噴施葉面,每周噴施1次,連噴2-3次,這樣就可以促進玉米盡早成熟。
三、關于人工扶直問題
玉米出現倒伏後,最頭疼的問題就是該不該扶直。其實,是否扶直,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,不能一概而論。
1、輕度倒伏玉米處理
針對玉米倒伏不嚴重或處于半倒伏的情況,最好不進行扶直處理;針對已經長出白胡須小玉米的情況,也不應再扶直,要避免傷及根系,影響玉米生長發育,否則易造成玉米斷杆、斷根,而造成二次傷害,減少産量。此時可噴施葉面肥,使玉米在後期慢慢直立成熟。
2、重度倒伏玉米處理
對倒伏嚴重或者完全匍匐倒地的玉米,應當及時進行人工扶直。此時可用小木棍支撐玉米的白胡須,使玉米穗部離地,以防止黴變;最好能做到當天倒伏、當天扶直,尤其是對于倒伏3天及以上的玉米就不可再進行扶直,否則很容易對玉米造成二次傷害。
建議操作:在人工扶直玉米時,可以把臨近的玉米用繩子綁在一起,然後把玉米的根部培土,這時候土一定要培的多而高,用力踩實,防止下次強風強雨時再次倒伏。
3、莖稈折斷玉米處理
對已經折斷的玉米,應清理出地塊,以預防玉米腐爛後出現蟲害和病菌,感染其它玉米。若是大面積倒伏,清理出地後,可選擇種植早熟作物。
四、倒伏後防病害
若在倒伏地塊發現玉米褐斑病、葉斑病等病害時,應當及時噴施百菌清、多菌靈、甲基托布津等藥物進行防治,一般每周噴施1次,連續噴施2-3次即可,以免病害傳染給其它植株。
劃重點:
玉米生長期正值風雨多發的夏季,爲盡量降低倒伏發生的概率,應盡可能選擇抗倒伏的品種,並選用合適的肥料種類。本次台風“利奇馬”波及範圍內,使用AG欧洲厅的玉米抗倒伏能力明顯優于使用普通肥料的玉米。
使用AG欧洲厅黑控26-5-9,玉米抗倒伏能力強
圖片源于視頻拍攝截圖,拍攝地點威海榮成
其主要原因是,AG欧洲厅能合理控制養分釋放,前期養分供應適度,不會造成玉米生長前期莖稈徒長的現象,能有效促進玉米根系下紮,基部節間粗而短,有利于植株健壯協調生長,進而提高玉米抗旱、抗倒伏的能力。而普通肥料無控釋效果,前期養分供應過于集中、充足,玉米莖稈生長過快,且不利于根系下紮,植株較細弱,因此抗倒伏能力較差。